谁在守护心灵,人报带你一探究竟

时间:2019-08-16 23:47:37,点击:0

 是谁在守护心灵,人报带你一探究竟

富士康在线招聘网www.foxconn-job.cn
 
在龙华园区C10栋一楼员工关爱中心,有几个藏满“秘密”的房间,不少员工在这里倾吐过不为人知的心声,宣泄过压力和苦恼。为他们打开心结的,正是集团工会的心理咨询师们。
 
说起这一职业,相信不少人先会想到影视剧中那些时刻智珠在握、深谙“读心术”、具有非凡洞察力的“大师”形象。但其实,走进心理咨询师的世界,你会发现面纱之下的他们并没有那么神秘。作为心灵守护者,他们依靠专业知识,而非“超能力”为人们消除烦恼。
 
今天,记者带大家走近深圳园区两位集颜值与专业能力于一身的资深心理咨询师——王敏、杨春辉,通过她们的职场故事来解码心理咨询师团队的“台前幕后”。
 
王敏
杨春辉
 
“小白”成了多面手
 
2010年初,富士康心理咨询师团队处于草创阶段,毕业于南昌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的王敏和唐山师范学院心理咨询专业的杨春辉相隔一个月先后入职龙华园区。那时,心理咨询师团队人手很少,有心理疏导、危机干预需求的员工却源源不断。这两个没有多少工作经验的职场“小白”被“赶鸭子上架”,一边重温大学时期的专业理论知识,一边在实战中锻炼,为员工排忧解难。她们手边常备着几本厚厚的心理学书籍,利用接待来访者的间隙,见缝插针地给自己“充电”。
 
因为每天上门做心理咨询的员工有几十人,有的员工接受咨询前甚至要先排队五六个小时,接待室只能24小时不打烊。到了夜间,王敏和杨春辉就把被子搬到办公室,休息时间也随时做好被“召唤”的准备。有一次连着接待几位来访员工,王敏连饭都顾不上吃,等到歇下来时胃痛得让她几乎喘不过来气,这才匆匆就医休息。经过这样一段时间的高强度历练,两位年轻姑娘迅速成长,很快便能够独当一面。
 
富士康员工队伍庞大,心理咨询师每天面对的问题也多种多样。从业近十年,王敏和杨春辉受理过婆媳关系、亲子教育、人际交往、婚恋情感等方面的咨询;帮助特殊员工群体排解烦恼;也为身患重病或者欠下巨额赌债的员工纾解过抑郁情绪。在她俩的耐心引导下,不少员工从不良情绪中走了出来。因为接访范围广,俩人都练成了心理咨询领域的多面手。不过,在发展方向上,她俩各有侧重。王敏擅长指导员工走出婚恋感情困境,是不少男女青年的“情感导师”;杨春辉则更喜欢帮员工破解个人成长迷思,同时她也因为善于深入浅出地讲解复杂的心理问题,而成为员工口中小有名气的“杨老师”。
 
阳光总在风雨后
 
多年的经验积累让王敏和杨春辉对工作游刃有余。但回想起过往,她俩也曾因员工的误解遇到过各种“坎”,迈过去之后又有了新的收获。
 
由于集团工会心理咨询服务不收任何费用,加上基层员工流动性大,很多前来做心理疏导的员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本来约好一周一次、为期半年的心理干预经常半路中断。还有员工因为咨询过程中不得不面对自己内心深处的创伤阴影,选择回避。按心理咨询的行话,这些都算是来访者“脱落”。刚取得一点干预效果,员工就自己“停课”,是一件让心理咨询师很有挫败感的事情。刚开始,杨春辉对此感觉有些郁闷,有时也因此影响到自己的情绪。后来在外部督导老师的指导下,她开始慢慢适应“来者不拒、去者不追”的接访模式,同时也通过学习各种职业技巧破解脱落率高的问题。在她看来,面对来访者时,咨询师应该做一张“白纸”,保持客观立场,不能被来访者过度影响自己的情绪,才能更好地帮助对方。
 
此外,有员工认为心理咨询就是让咨询师出主意,进门第一句话就是:“我想找女朋友,老师你给个好办法吧。”当心理咨询师细致分析问题根源时,员工反而会不耐烦,因为他们只想要一个一剂见效的“药方”。还有员工把做心理咨询当成去市场买菜,要“货比三家”,把园区所有咨询师问个遍,然后再借此“发难”:“我问了另一位老师,她不是这么说的啊,你们到底谁更专业?”刚开始遇上这种情况时,王敏总感觉被打击了工作热情,后来应对次数越来越多,她也慢慢总结出了各种“接招”心得。
 
此前有一次,王敏遇到一位员工上门“踢馆”。那时她正在观澜园区员工关爱中心值班,一名男员工前来咨询。对话一开始,他就“趾高气昂”地盘问王敏:“你谁啊?什么学历?你懂神学吗?”尽管此人情绪不稳定,但王敏依然平静地自我介绍并耐心引导:“如果是因为王老师让你感到不舒服,我可以转介其他老师来帮助你。如果不是因为我,那咱们一起来找找看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彼此感到难受,好吗?”在王敏的专业“话术”下,这名员工终于收起偏见,说出了自己遇到的问题。
 
王敏告诉记者,作为心理咨询师,若能对来访者宣泄出的负面情绪应对得宜,就能慢慢赢取对方的信任,反之,如果采取了错误的方式,可能会激化矛盾,造成不良后果。另外,由于不少员工对心理咨询心存误解,以为只有精神病患者才会去做心理咨询。王敏也做了“科普”:心理咨询其实是件平常事,员工遇到挫折、压力大、不良情绪多的时候,都可以找心理咨询师倾诉,无需对此感到抗拒或羞愧。
 
一次危险的接访
 
在帮助员工排忧解难的过程中,心理咨询师也会接触到疑似患有精神疾病的特殊群体。由于此类员工发病时自控能力下降,咨询师在接访时要时刻“上紧发条”,预防意外发生。
 
2012年10月底的一天,杨春辉就遇上了一次类似的险情。当时已经是凌晨00:45,她刚值完夜班,正在观澜园区C24栋一楼心理辅导室休息。突然,78585前台值班工作人员过来叫醒她,说安全总处同事带了一名员工过来做心理咨询。大半夜上门找心理咨询师,肯定有非常紧急的诉求。想到这点,杨春辉彻底没了睡意,匆匆做好准备,就与这名员工开始一对一面谈。
 
来找杨春辉的是一名身材矮瘦的年轻小伙子,精神状态非常萎靡。杨春辉看到,在他填写的诉求单上,并非“抑郁”“心情低落”等常见问题,而是写着“头疼”二字。根据过往经验,杨春辉在心里为对方做了一番简单评估。但没想到才聊几句,还没进入正题,这名员工便突然暴起,抓起桌上的笔,用尖锐的笔尖指着杨春辉的太阳穴大声控诉:“我头疼,他们在我脑袋里装了芯片,一直在监视我!”尽管已经被对方的意外之举吓出了一身冷汗,但杨春辉仍努力保持镇定,轻声安抚对方坐下,问他:“你是不是怀疑我也在害你?”男员工摇了摇头,“要是的话也不会找你帮忙。”暂时排除自身面临的危险后,杨春辉舒了一口气,继续耐心询问,这名员工终于说出了自己的痛苦:两年来他一直被脑袋里的“追踪器”折磨,还有身穿黑衣的“全球黑衣人组织”要迫害他。他要求杨春辉马上给他安排手术,取出被植入的“芯片”,还威胁说:“我一刻都等不了,现在简直想杀人。”
 
杨春辉怀疑这名员工患有被害妄想症,很容易威胁到自身和他人生命安全。尽管她不属于对方划定的“坏人”群体,但为防止患者失控做出危险行为,她同意了对方的“手术”要求,并且从他的角度出发建议:“你先把笔放下来,我马上去准备手术的事情。为了避免外面有黑衣人进来害你,等下我从外面把门锁上,你觉得可以吗?”
 
这位员工稍做思考后,觉得咨询师确实在帮他,便同意了。于是杨春辉强作镇定地走出咨询室,从外面把门上锁后,赶快通知安全总处工作人员,并通过系统查询该员工档案,通知家属过来照料并护送就医。
 
虽然受惊一场,不过杨春辉秉持专业精神,总结了包括这次险情在内的经验,归纳出“望闻问切”四种手法,通过公开课程向工会同事传授经验,帮助他们快速识别精神异常的人员,以便更好地为员工服务。
 
这个团队很强大
 
对于两位心理咨询师来说,能见证来访者的自我成长,同时为他们清理部分负能量,是这个职业的一大魅力点。但这一“修行”过程需要很多方面的支持。鉴于心理学知识不断迭代更新,成熟的心理咨询师也需要不断自我“补给”养料。对此,杨春辉选择定期参加专业的内外部培训,不断提升职业“技能点”;王敏也在工作之余,时刻关注学界最新的成果和动向,去芜存菁地吸收学习。
除此之外,一位心理咨询师要想职业不枯竭,一个强大的团队后盾不可少。在深圳园区工会员工关爱中心的心理咨询师队伍里,除了王敏、杨春辉这两朵姐妹花,还有资深心理咨询师张在红、周丽娟、谭爱武、何瑰香、徐冉冉,以及唯一的男老师王君。除了面对面辅导及电话疏导员工心理问题外,员工关爱中心还会根据不同心理咨询师的特点,通过不定期举办工作交流、业务培训等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团体辅导和心理关怀。
 
整个咨询师队伍都是共事多年的“老战友”,团队氛围非常和谐。很多时候,心理咨询师充当了员工“情绪镜子”的角色,容易受到负能量的“感染”。同事间相互倾诉、互相开导,也是心理咨询师们解压的好方法之一。如果有时间,他们会轮流去各家“蹭饭”,交流感情的同时也释放压力。大家围坐在一起,聊着家长里短,闲扯工作中的趣事,一些情绪“阴影”也就随之烟消云散。

马上报名加入富士康

_
在线快速报名
姓名 *
手机号 *
身份证号码
面试时间
验证码